本期共邀请了3位作者与大家分享感悟,快来一起认识他们吧!
徐善羡
长沙教育学院物理学科负责人。英皇物理学会发表SCI论文,计算轴对称黑洞能量,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。中学高级教师,长沙教育学院物理学科负责人,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。参与国家、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高等学校专项科研基金课题项目3个,获2007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在英国皇家物理学会期刊《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》和中国物理学会期刊《Chinese Physics》上发表SCI论文多篇,提出一般静态轴对称四维时空的黑洞能量计算公式。中学物理一线教学19年,在《物理教学》《中学物理教学参考》《中小学班主任Ÿ课程育人》《实验教学与仪器》《湖南中学物理》《高中数理化》等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,参与编写《高中STEAM课例精编》和教材《人文•科学素养读本》,主持省、市教育科研项目课题2个。
入选文章
《跨学科主题学习:培养理解人类事业的“量子态”人》
教育感悟
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最高价值,在于培养能够理解人类事业的“量子态”人。它使学生通过体用循环的实践,整合多学科思维和内容解决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,体验知识的生命生长并“认知-改造”世界;它使学生通过“解构-重构”的概念抽象过程,突破认知边界,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,从整体上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以及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;它使学生通过 “同理-融入”的价值根植过程,将价值观塑造嵌入到知识建构中,实现从“工具理性”到“价值理性”的突破。教育需超越学科壁垒,重构“人类事业”认知的框架,唤醒人与生俱来的量子特质:多元关联的价值观、动态演化的创造力,以及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系统思维。
杂志寄语
以量子态思维“班级育人”“课程育人”,引领未来担当者。
廖石生
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,厦门市骨干教师,集美区学科带头人,曾获厦门市“五育奖”荣誉称号,荣获厦门市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、厦门市五项基本功比赛一等奖、厦门市创新大赛二等奖等。主持参与省市区课题20多项,发表CN论文10多篇。
入选文章
《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》
教育感悟
我始终铭记陶行知先生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。美术课堂不仅是技艺传授,更是真善美的熏陶。席勒曾说:“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,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”。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美的探寻,用画笔为引,带学生遨游艺术天地,让他们在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中感受世界的美好,学会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。我将继续做艺术的引路人,以爱为墨,以责任为纸,助力学生在美术之路上绘就精彩人生,收获内心的丰盈与快乐。
杂志寄语
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。祝愿《中小学班主任》成为智慧灯塔与温暖港湾,助力每一位教育者在守护学生成长的道路上,收获更多教育灵感与育人力量。
郎春花
拉萨路小学课程研究部主任,高级教师,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,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,江苏省“十四五”重点自筹课题主持人。
入选文章
《从“做完”走向“做好”:小学语文单元长程作业的优化设计》
教育感悟
在教育教学中,我深悟 “看见” 的力量。教师作为 “第二养育者”,目光藏着成长密码:看见天性可爱,守护童真;看见潜在可能,点亮勇气;看见自身可为,让教育成双向奔赴。当以真心凝视每个生命,课堂便成为梦想生根、潜能绽放的沃土。
杂志寄语
愿《中小学班主任 》助力师者育心铸魂,赋能师生成长。
(按作者文章在杂志中的顺序排名)